
抓住希望的衣角
經文:可5:25-34
25有一個女人,患了十二年的血漏,26在好些醫生手裡受了許多的苦,又花盡了他所有的,一點也不見好,病勢反倒更重了。27他聽見耶穌的事,就從後頭來,雜在眾人中間,摸耶穌的衣裳,28意思說:「我只摸他的衣裳,就必痊愈。」29於是他血漏的源頭立刻乾了;他便覺得身上的災病好了。30耶穌頓時心裡覺得有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,就在眾人中間轉過來,說:「誰摸我的衣裳?」31門徒對他說:「你看眾人擁擠你,還說『誰摸我』嗎?」32耶穌周圍觀看,要見做這事的女人。33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,就恐懼戰兢,來俯伏在耶穌跟前,將實情全告訴他。34耶穌對他說:「女兒,你的信救了你,平平安安的回去吧!你的災病痊愈了。」
一段真實的插曲
這段故事來自聖經中一段耶穌要去使一個死去的孩子復活的過程,有些段落的紀錄很簡單,就說這婦人他因為血漏的毛病,去摸耶穌的衣裳因此而得痊癒。這段經文,紀錄的作者是馬可,一反常態的他對這段的描述,比起其他的福音書的作者,他更深刻的描述出這個女子的情況。馬可跟隨過彼得與保羅,甚至有人說他就是那個看到耶穌被釘當晚的少年人,還好他和耶穌是同一時代的人。這樣近距離的觀察和與使徒的關係,讓他很生動的描述出當十的狀況,他說明了這個婦人的背景,讓我們更深體會這段過程的意義。
生命無望的苦女
「25有一個女人,患了十二年的血漏,26在好些醫生手裡受了許多的苦,又花盡了他所有的,一點也不見好,病勢反倒更重了。」這段描述雖短,卻淋漓盡致描述出這女人的苦楚。一個患了血漏的女人,承受了社會的拒絕、家庭的背離、自我的否定、希望的斷絕和經濟的困苦。在古代的社會裡,女性在月經時期都被認為是不潔淨的,而血漏更是有鬼怪或是罪惡的影響,因此在猶太的社會中根本就不能隨便跨進社區中的。他們會被趕逐出城,用與健康的人隔離的方式來防止感染或是玷污其他人。這樣的拒絕就發生在這個女人身上,不但社會的拒絕,在12年的長久隔離中,家庭的背離更是不言可喻;再來就是他們出門的時候,不得已要進城或看到附近有人靠近的時候,他都必須大喊「我是不潔淨的!我是不潔淨的!」這樣的呼喊,一次次都要刺痛自己的心,很難不懷疑自己的生存是不是咒詛的記號。再來就是這12年中他不斷的一次次的希望到絕望,看盡醫生也散盡家財,不但沒有好一點還讓他受盡苦楚,卻一切歸於絕望;於是連生活都困乏到極處,而花盡養生那是連壓箱底的保命錢都沒了。他苦嗎?真的很苦,不但是生活苦身體苦、心裡更苦。一個人絕望到極處,大概都會想到死這條路。
擁抱希望的勇者
『他聽見耶穌的事,就從後頭來,雜在眾人中間,摸耶穌的衣裳,28意思說:「我只摸他的衣裳,就必痊愈。」』俗話說:「死馬當活馬醫」講的不就是這樣的境況。聽到耶穌的事,這就是耶穌一直以來那使許多人從絕望的希望的改變。他知道在人看來這一切,已經沒有任何的方法可以改變了。他試了很多方法,可是沒有改變,甚至更加的悽慘,他有權利無力、有權利怨天尤人。他可以一死了之,也可以控訴上帝的不公,可是在這裡我們看到當然是一個可悲的女人,但我卻看到一個生命的勇者。他比更多在苦況中的人,值得敬佩。一再的嘗試又一再的受苦,有過病痛的人受過創傷的人,不就容易退縮、容易封閉自己。我們佩服許多一場嘗試的人,也聽過杏林子、鄭豐喜和史帝芬霍普金斯這位有名腦性麻痺的學者。他們努力突破困境,挑戰不可能,從絕望到希望。這位女性更是,他在那個對血漏有莫名恐懼的時代,又加上長年的折磨,他卻一再嘗試。這次他更是豁出去了,躲在人群妹冒著被人發現的致命危險,只想一件事「我只摸他的衣裳,就必痊愈。」雖然他失去一切,但是他有生命最大的一個寶藏就是「希望」
他苦嗎?他苦,但他活得有力量,對生命有信心,對上帝有盼望,他深信總會有出路的,這一點在我們的服事中,就會發現如果沒有希望,我們所作就會照章行事,並且不斷的疲乏和無力直到麻痺。
觸摸與痊癒
耶穌說他就是「道路、真理、生命」似乎這裡看見,當這女人摸到耶穌,他血漏的源頭就被醫治了。耶穌卻對擁擠的眾人說,有人摸他,因為有能力流出去。這樣的形容很怪,好像耶穌是個水庫,有人偷偷打開了水龍頭,被他發現了。大家奇怪,這女人也驚奇。耶穌知道這人被醫治了,但還要醫治他的心,怎麼說呢?因為,這女人12年活在陰暗和拒絕裡,在這一刻裡,耶穌看到她說得一句話是:「女兒,你的信救了你,平平安安的回去吧!你的災病痊愈了。」她身體已經得到痊癒了,這時卻來了更大的恐懼,因為她犯了重大的律例,也似乎得罪了耶穌,那她會不會被石頭打死或是受到處罰。但耶穌給她一個新的稱呼,在眾人面前她稱她為「女兒!」可以說是孩子,他的身份從被拒絕的有罪的、不被憐恤的社會邊緣人,變成家人、孩子,且是在平常嫌棄她的、拒絕她的眾人面前。你我都明白,身體的苦固然很苦,但心裡那說不出苦有時更叫人不知如何面對,耶穌被她摸到了衣裳,她被耶穌摸到了心靈。她得救了,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到家中。
一起抓住希望的衣角
我們扶助的和關懷的,好像大社會的血漏病,沒有斷絕、沒有停止。家庭的破碎不斷的出現,我們做的好像一種永無止境的惡夢,這個起來了那個下去了。我們會為著幾個家庭的改變而雀躍,也會為那用盡方法卻更加惡劣的家庭難過。他們都預備放棄了,但誰為他們存留一絲改變的希望,讓人知道還有機會。誰又能為他們再堅持一步,而努力挽回到她願意試試摸著耶穌的衣裳。我懂,也許你說耶穌的衣裳有那麼神奇嗎?有的,他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,這也是展望會之所以堅持作這些最難看見成效,卻也不能大肆宣揚的工作上的最大理由。我們所作的不是一種社會服務,盡一份良心的義務,減少一點社會問題,而是想要看到生命的改變和恢復。並且讓這樣的家庭,成為社會的祝福,他們的改變和成長,要激勵許多在邊緣的人。這就是福音的本質,我們這個人、這個服事這樣群的人,你要有這極大希望的來由,就是耶穌。你我好像延長的衣帶,或是成為她伸出的那隻手,讓他有機會摸到希望,讓她受傷的心有機會被生命的源頭觸摸到、再一次被接納、被愛。